内容简介
第一冊
暝想的火災:作品/導讀
序 前衛的回聲(陳允元)
一、在現實的傾斜上摩擦極光:風車詩社作品選
日曜日式的散步者(共19篇)(楊熾昌)
戀愛詩(共28篇)(李張瑞)
黃昏(共17篇)(林修二)
沒有星星的夜晚(共5篇)(張良典)
風車之庭(共6篇)(戶田房子)
風車之友(福井敬一)
二、閱讀的複數路徑
(一)文學史透鏡:臺灣.中國.日本
風車詩社的文化暗示──為風車詩社及《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而寫(陳芳明)
塔尖的小旋風:超現實主義初訪中國文壇(楊佳嫻)
在古都轉動藝術的風車:在日本統治下的臺南楊熾昌與李張瑞的文學活動(大東和重)
(二)望遠與顯微
日曜日式散步如何可能?(蘇碩斌)
風車之左(施淑)
令人迷惘空氣般的果實──談風車的環境界(印卡)
「異端」的名字,是我們的青春(楊傑銘)
林亨泰與風車詩社(林巾力)
越境之蝶——從水蔭萍到立石鐵臣(港千尋)
讓扇葉流轉——讀風車詩社雜感(盛浩偉)
第二冊
發自世界的電波:思潮/時代/回響
一、連續拍擊的高強度信號
(一)先鋒之聲
未來派宣言(馬里內蒂)
安替比林氏的宣言(查拉)
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宣言(布列東)
日本未來派宣言運動(平戶廉吉)
A Note December 1927(北園克衛、上田敏雄、上田保)
《詩與詩論》創刊號後記(無署名(春山行夫))
邁向新散文詩之道(北川冬彥)
(二)蜿蜒的星河:歐陸‧日本前衛詩選
阿波里奈爾、艾呂雅、布列東、考克多、神原泰、萩原恭次郎、高橋新吉、西脇順三郎、上田敏雄、安西冬衛、北川冬彥、春山行夫、北園克衛、竹中郁、瀧口修造、山中散生、村野四郎
二、時代形/聲
文學/燃燒腦髓的火種(方婉禎)
電影/戰前日本的歐洲前衛電影(岩本憲兒)
電影/詩與電影的透明思考(徐明瀚)
美術/離似的肖像:《日曜日式散步者》的前衛疊影(蔣伯欣)
攝影/新興寫真的現代性折射(張世倫)
聲音/風車詩社與戰前聲響藝術(謝仲其)
音樂/播放著拉威爾指揮的波麗露的銀座某咖啡館內(楊雨樵)
三、回響: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
Maître 黃亞歷,chef-d’auvre 《日曜日式散步者》(李幼鸚鵡鵪鶉)
考克多的手,水蔭萍的腳──黃亞歷《日曜日式散步者》裡的重演與再現(陳平浩)
死而復生之花:《日曜日式散步者》的蒙太奇思想(孫松榮)
關於《日曜日式散步者》的幾個線索(黃以曦)
瞎子與他的象──黃亞歷的《日曜日式散步者》(言叔夏)
築造墓石(李時雍)
後記 角落裡的眼瞳(黃亞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