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冷戰時期美國為扼阻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集團擴張,在華文世界遂行文化外交任務,香港與臺灣的美國新聞處密切合作,在各項出版品中,最深入華人世界日常生活的便是《今日世界》雜誌。

本書先以宏觀視野勾勒文化冷戰的背景,說明此雜誌的緣起緣滅,再以微觀角度進行個案研究,析論余光中的《今日世界》專欄散文及重要主題,探討該雜誌如何呈現離散文人張愛玲,尤其《秧歌》的連載與譯者張愛玲的角色,呈現其如何向華文世界傳播美國文學,當時華文世界名家林以亮、吳魯芹、夏濟安、思果、葉維廉、劉紹銘等均參與其事。

本書既回顧作者早年的閱讀經驗,也反思同代人的共同記憶,力求從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角度,銘刻與再現美國的文化冷戰及其所形塑的冷戰文化。除了文本細節的再現與分析,並附錄刊登時的書目與版本資料,以便讀者按圖索驥。當今「新冷戰」似已成形,回顧冷戰時期的文化外交或可提供若干借鑑,此即「從今日世界看《今日世界》」的文化(∕)政治意義之所在。

目录

緒 論:文化冷戰與冷戰文化
一、往事並不如煙,如何反思再現? 1
二、從文化冷戰到冷戰文化 7
三、本書概要 13
四、結語:既一時一地又跨越時空 19
第一章 美國即世界?:《今日世界》的緣起緣滅
一、前言 25
二、宏觀篇:《今日世界》的緣起與特色 27
三、微觀篇:以狂飆的一九六八年為例 34
四、事過境遷:《今日世界》的緣滅 43
第二章 青青邊愁‧鬱鬱文思:析論余光中的《今日世界》
專欄散文
一、臨界香港 47
二、書寫香港《今日世界》專欄散文 52
三、從「詩餘」到詩文並重 59
四、特色與關懷 62
五、結語:一段豐美的插曲 86
第三章 冷戰‧離散‧文人:《今日世界》中的張愛玲
一、三訪因緣:張愛玲的香港時期 97
二、《今日世界》中的小說家張愛玲及《秧歌》 107
三、《今日世界》中有關張愛玲的評論 122
四、結語:以文字創作為家的離散文人 147
第四章 冷戰‧文學‧傳播:《今日世界》與美國文學
在華文世界的傳播
一、《今日世界》的出現與目標 167
二、《今日世界》與美國文學的多元呈現 170
三、結語:潤物無聲的文化效應 212
結 論:從今日世界看《今日世界》 223
出處 231
後記 233
索引 239

作者简介

單德興(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