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這是一本思索鬼魅、影像與視覺論述的寫作,匯集了作者近幾年在創作與研究實踐過程當中,陸續發表在學術期刊、研討會論文集、藝術評論平台上的系列性書寫,並經由篇章修改與章節重整,成為一部具有連貫性的論述。本書 共分為「人.死者.攝影」;「巫.檔案.技藝」;「光.視像.鬼魅」三個相互關聯並層層推進問題的章節,每章當中又分有四個探究的子題。而這本書的問題意識,在於如何將影像和死亡、鬼魅與歷史的關係重新問題化,進行視覺論述的思辨與形構。
目录
作者序
導言
臺灣當代藝術中的幽靈思潮
本書章節概要及說明
壹 人.死者.攝影
峽谷的攝影、異志與魅惑
凝視的破口:鳥居龍藏的原住民攝影中之違抗面孔
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頭骨架」、「頭顱」與「獵首」攝影
日治時期臺灣震災攝影中的殖民視覺性
貳 巫.檔案.技藝
檔案的維度.時空的穿越:當代藝術與鬼魅實踐的另翼思索
無可理喻的檔案:「靈遊書」與「靈異攝影」的檔案法
「盲」、「聾」和「啞語」:一種音像所召返的觀落陰技術
AI 演算的恐怖影像:一個觀看與視覺技術的反思
參 光.視像.鬼魅
當代影像實踐中的「招魂術」與「感知民俗志」
亡魂顯影的思辨:「靈異錄像」與「觀落陰」的視線邊界
巫者的敘事術:邁向「咒文—影像」的思辨
幽冥地理/誌:「鬼瞳」影像的地理幻見與異色魅景
餘論
參考文獻
作者简介
梁廷毓
藝術創作與研究者,近年的實踐聚焦於跨域研究、計畫型創作與鬼魅論述的問題性形構,亦關注晚近歷史轉型正義、非人轉向趨勢中的泛靈論與原住民歷史書寫之問題。研究及評論曾獲「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獎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2024);「世安美學論文獎」(世安文教基金會,2022);「鴻梅新人獎-藝術評論」年度專家評選獎(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2020)。學術發表散見於《中外文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文化研究》與《藝術評論》等核心期刊。著有《亡魂之眼:鬼魅、影像的視覺思辨與論述形構》、《噤聲之界:北台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