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名为《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的译作,实际上由卫礼贤的三部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两本小册子《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东亚——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变迁》和一本文集《人与存在》。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1922年出版于达姆施塔特,由卫礼贤的三篇学术报告结集而成。其中,“人生的意义”论述了老子对人生和生活意义的探讨;“集体生活的教育”论述了孔子对孝、礼和以集体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探讨;“易经”论述了作为中国古老智慧源泉的《易经》一书的哲学基础、它与儒家和道家学说的关系、对人生和生活的启迪及其对当代欧洲思想革新的借鉴意义。
目录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人生的意义
集体生活的教育
易经
东亚——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变迁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与欧洲接触前的国家发展阶段及其对外政治关系
第三章 文化的影响与促进
第四章 西方的侵入
第五章 东方的变化
第六章 危险与危机
第七章 文化哲学与世界政治展望
人与存在
序
个人命运和宇宙发展
宇宙的安排
作为中庸的人
关于命运的体验与塑造
轮回转世
欧洲的僧侣
歌德与老子
东方思想对西方复兴的意义
东方与西方
东方之光
对立统一
《易经》中的艺术思想
变化中的持续
死亡与再生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卫礼贤原名为理查德·威廉,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1873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斯图加特——当时符腾堡王国的首府。他的父亲是来自图林根的一位手工业者,母亲则是斯图加特人,他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德国汉学研究影响较大的人物当推卫礼贤,他是魏玛差会的传教士,在他57年的生活道路中,有 20多个年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以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转而将兴趣和精力投向办教育、办医院,从而踏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径,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播”的一位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