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在綿長的中國歷史裏,漢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關係,往往簡化為漢化,以致於一方面造成大漢沙文主義思維,將中華文化等同漢文化,视遼、金、元丶清為外來政權或征服朝代;另一方面將漢族與少數民族區隔出來,所謂中國人只是漢人,因而對少數民族而言,並無所謂漢化問題。前者多見之於國內,而後者多見之於國外。事實上,中國自上古到現代,經過多次種族與文化的融合,不僅胡人不斷漢化、漢人亦常常胡化,以致於近現代的中華文化已經是較原有的華夏民族與文化更為豊富,性格更加多元,與現代民族主義以及國家建構都有密切的關係,值得深入的探討與論辯。本書對漢化、胡化、同化、涵化等概念起了釐清作用,而且對這些概念的實質內容作了分析與解釋,或許於近年西方學者對所謂漢化的質疑,有解紛息爭之效。 本書由「漢化胡化洋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而成,各位作者於會議後參考評論者之批評,以及三位外審意見後再加以修改。由於學術會議論文集在近年出版困難,遲遲未能付梓。今編成較有主題性的專書,列入台灣人文研究中心叢書第二種。

目录

前言

論多民族中國的文化交融 汪榮祖

同化的再思考 陶晉生

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來學術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 王成勉

試論「五胡」及其立國情勢與漢化思考──兼考「五胡」一名最初之指涉 雷家驥

論元代蒙古色目人的漢化與士人化 蕭啟慶

從御膳看盛清宮中飲食漢化 陳捷先

西南民族文化的交融──以雲南為例 楊維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