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傳統社會男性人格的形成
第三章 清代家訓的歷史價值
第四章 「為夫之道」──從家訓看清代男性對自身性別角色的認知
第五章 「齊家」之道──從家訓看清代男性對家中女性成員關係的管理觀念
第六章 從清人家訓看男性所受規範
第七章 總結
目录
【推薦序】/劉詠聰【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研究目的
第二節:研究回顧
第三節:研究材料及方法
【第二章 傳統社會男性人格的形成】
第一節:「大丈夫」──男性崇高人格的化身
第二節:「男子漢」、「男兒」、「鬚眉」──傳統社會對男性的期許
【第三章 清代家訓的歷史價值】
第一節:清史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節:清代家訓文獻的歷史價值
第三節:清代家訓的歷史發展
【第四章 「為夫之道」──從家訓看清代男性對自身性別角色的認知】
第一節:清人家訓中「夫為妻綱」概念的灌輸
第二節: 清代男子「男性氣概」的呈現──丈夫尊嚴的確立
第三節:清代丈夫的責任
第四節:清代丈夫的自我約束
【第五章 「齊家」之道──從家訓看清代男性對家中女性成員關係的管理觀念】
第一節:清人家訓中所倡導的夫妻相處之道
第二節: 「教婦初來」──清代丈夫管理妻子行為的觀念
第三節:清代丈夫所提倡的公婆與媳婦之關係
第四節:如何兼顧妻妾?──清代丈夫的管理之道
第五節:小結
【第六章 從清人家訓看男性所受規範】
第一節:得益者?──清代丈夫的權利及地位
第二節:受害者?──清代丈夫所受規範
第三節:小結
【第七章 總結】
【附錄】
【徵引書目】
作者简介
何宇軒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社會科學、人文及設計學部講師,主要任教歷史、文化及人文學相關課程。學歷包括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哲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訪問研究生、北京清華大學訪問學生。其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性別史、男性學、明清女性著作、中國家庭史、明清史、史學方法、香港史、中國文化。相關學術專著有《言為心聲:明清時代女性聲音與男性氣概之建構》,另撰有多篇學術著作,已發表於中國、台灣、香港、韓國等地的重要期刊,包括《婦女與性別史研究》、《漢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書目季刊》、《歷史人類學學刊》、《中國史研究》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