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導言(張文朝)
范阮攸《論語愚按》析論──以對管仲的批評為例(蔣秋華)
試析明清之際的「以儒詮經」──以《清真大學》和《天方三字經》為例(沙宗平)
伊斯蘭學者與儒學的交流──論穆斯林四大著譯家的《詩經》應用(楊晉龍)
〈大武〉樂章論考(吳萬鐘)
科業與修身──《小學》東傳與朝鮮知識份子的自我形塑(盧鳴東)
捐棄舊名.汰換故技.化成新學──戰後日本經學研究法之摸索發展與走向(金培懿)
日本江戶時期古義學派對朱熹淫詩說之批評(張文朝)
導言(張文朝)
范阮攸《論語愚按》析論──以對管仲的批評為例(蔣秋華)
試析明清之際的「以儒詮經」──以《清真大學》和《天方三字經》為例(沙宗平)
伊斯蘭學者與儒學的交流──論穆斯林四大著譯家的《詩經》應用(楊晉龍)
〈大武〉樂章論考(吳萬鐘)
科業與修身──《小學》東傳與朝鮮知識份子的自我形塑(盧鳴東)
捐棄舊名.汰換故技.化成新學──戰後日本經學研究法之摸索發展與走向(金培懿)
日本江戶時期古義學派對朱熹淫詩說之批評(張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