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76年的大明王朝为何在17世纪中叶轰然崩塌?本书从气候史的独特角度切入,论证小冰期的极端环境如何突破帝国的生存阈值,颠覆“崇祯能力不足、满人南下等造成明亡”的传统叙事。约14世纪,北半球的气候开始转寒,17世纪达到顶点。在这三个世纪内,间歇性的干冷以及17世纪40年代左右的持续性干冷气候一步步摧毁了明朝的农业根基,使其从永乐年间的局部饥荒滑向崇祯朝全国性的粮食体系的崩溃。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私人账簿、方志、游记等资料,量化分析粮价飞涨与生存成本的飙升,完整呈现了明人对生活环境、物价、粮价等的感慨以及气候变动下人民生活的困难。本书逻辑缜密,层层推进,论证了气候变化对明朝政权的影响,认为气候往往设定了人们生活的极限,这一认识对理解前现代国家的脆弱性,以及气候波动对国家的影响具有深远启示。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
享譽世界漢學界的史學大家,全球史先驅。師從孔飛力教授,現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著名代表作包括《維梅爾的帽子》與《忽必烈的獵豹》等書,並主編一套六卷的《哈佛中國史》。
譯者簡介
馮奕達
專職譯者,長照貓貓中,色弱,會打鍵盤跟彈吉他。政大歷史系世界史組碩士,譯有《她的世界史》、《甜蜜的世仇》、《殖民之後?》、《忽必烈的獵豹》等N本書。N為有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