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明代中期至末期的中国阳明学、朝鲜中期的韩国阳明学、江户初期至中期的日本阳明学。其论述的展开以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向内、静态、反省(省察)”的“外向、动态、行为”的“积极性格”(重视本体的倾向)为主线,对中、日、韩三国阳明学之发展过程及其不同类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比较。全书分为六部分,第一部考察阳明学的成立及其思想特质,第二部到第六部则挑选阳明学中具代表性的思想形态,如致良知论、万物一体论、人欲论、权道论和三教一致论等,进行深入的讨论。书末附有作者近年来发表的三篇相关论文,可以作为本书的重要补充。目录作者序序论一、研究目的二、研究对象与时代设定三、研究方法第一部阳明学的成立及其思想特质第一章阳明学的成立一、王阳明的思想课题——成圣二、朱熹的格物致知三、阳明学的起点——心即理四、阳明学的完成——致良知学的创立第二章阳明学的思想特质一、良知二、致良知的两个侧面——积极侧面与消极侧面1.积极侧面2.消极侧面第三章阳明学分裂个性之展开的起点及其形态——致良知中体现的两大思想侧面倾向的具体化一、阳明学分裂的起点——王畿和钱德洪的四句教之争二、分裂的形态三、阳明学两大侧面之特质及其主要展开于中国的积极倾向第二部致良知论的展开第一章中国良知现成论的展开一、王畿的现成良知论1.现成良知2.本体工夫和悟二、王艮的明哲保身论1.造命2.保身之构造……第三部万物一体论的展开第四部人欲论的展开第五部权道论的展开第六部三教一致论的展开结论与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