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由此去──翻開臺灣桌上遊戲的篇章

第一章 圖版遊戲

一、地產遊戲

二、終點遊戲

三、戰棋遊戲

四、人生模擬

五、博弈遊戲

六、電玩改編

七、棒球遊戲

 專訪:龜博士升學的創作背景與故事──李平風先生

 專訪:非洲尋寶之父──張瑩鎮先生

第二章 卡牌遊戲

一、特殊創意

二、Touring 玩法

三、Uno 玩法

四、比大小

五、成套收集

六、其他

 專訪:飛車龍虎鬪的誕生──胡衍榮博士

第三章 棋類遊戲

一、傳統棋類

二、創意棋類

三、萬種棋盤

第四章 遊戲拾遺

後記

附錄 臺灣桌遊年代表

目录

推薦序——論收藏家 黃震南
自序
由此去──翻開臺灣桌上遊戲的篇章
第一章 圖版遊戲
一、地產遊戲
二、終點遊戲
三、戰棋遊戲
四、人生模擬
五、博弈遊戲
六、電玩改編
七、棒球遊戲
專訪:龜博士升學的創作背景與故事──李平風先生
專訪:非洲尋寶之父──張瑩鎮先生
第二章 卡牌遊戲
一、特殊創意
二、Touring 玩法
三、Uno 玩法
四、比大小
五、成套收集
六、其他
專訪:飛車龍虎鬪的誕生──胡衍榮博士
第三章 棋類遊戲
一、傳統棋類
二、創意棋類
三、萬種棋盤
第四章 遊戲拾遺
後記
附錄 臺灣桌遊年代表

作者简介

陳介宇

美國奧勒岡大學特殊教育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測驗評量、嬰幼兒社會情緒發展與桌上遊戲於教育之應用,為國內最早倡導桌上遊戲具有教育功效的研究者之一。

生於臺北,長於臺中,活躍於遊戲圖版上。幼兒至國小時,就喜愛與兄長們玩各種臺灣老桌遊及TRPG。就讀臺中一中時,沉迷於魔法風雲會而不可自拔。大學時,開始接觸歐式遊戲,並於臺中的泡沫紅茶店、簡餐店與學校社團中推廣桌遊。博班赴美國與巴西,課餘皆流連於桌遊店、跳蚤市場與古董店中,喜歡透過桌遊中的廝殺來結交朋友。

2008年開始撰寫部落格「懷舊趣,紙上之樂」記錄臺灣老桌遊的歷史。於2010年時,擔任文建會臺灣大百科駐站達人,撰寫老桌遊之詞條內容。收藏有數百款早年的臺灣與歐美老桌遊。已發表有10餘篇英文學術論文於SSCI期刊。現為《C⊃3;offee咖啡誌》撰寫專欄「飲品舊室綺譚」,曾於《國語日報》、《國語日報週刊》、《自由時報》、《聯合晚報》、《in桌遊》、《戰棋》、《師友》等報章雜誌上發表桌遊、教育或懷舊等領域之文章

陳芝婷

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自眷村長大的芋頭蕃薯小孩,喜歡與長輩下棋、玩橋牌與打麻將,自大學時開始接觸歐式桌遊,至今約有20年的桌遊資歷,玩過近千款桌遊。由於幼教背景出身,對於製作精美、具有規則且能夠操作的桌遊很有興趣,以前常將桌遊運用於教學之中。多年前陪伴丈夫至美國留學,閒暇時光總是一起造訪當地古董跳蚤市場,喜歡挖掘舊物中的小故事。目前經營「時光補丁」品牌,專注於西洋明信片與文獻的收藏,偶爾參加舊物市集,平時也在雜誌中撰寫懷舊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