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翻譯是種精神修練,靠的是譯者自我消解。有此掛心,譯者才能對文本保持絕對的謙遜態度,否則若譯者堅持自行發聲,原作的言語便易遭掩蓋。

但是此種消融並非易事,譯者永遠會先是讀者。翻譯正如閱讀,都經歷接收、揀選、判讀、再想像的流程,而這一切都需要積極涉入。因此,譯者的觀點不可能不滲入譯文之中,他們選擇了什麼取徑、把什麼因子排在優先位置,都隱含了譯者對於文本的詩學鑑賞觀點與感性的探查。因此王維的〈鹿柴〉便成了探討翻譯藝術的絕佳典範,這首詩無我無他、無時間、無主題,每位譯者因自身知識的背景架構不同,詮釋時自我顯露的程度與欲強調的重心亦大相逕庭。

目录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
帕斯總評
後記
更多觀看方式
後記之二
譯後記

作者简介

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nberger)

譯者、散文家、編輯,居住於紐約市。

溫伯格善於處理文學作品的英譯,譯出了多位文學大師作品,包括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歐塔維歐.帕斯(Octavio Paz)。在中文作品英譯方面,曾多次翻譯中國詩人北島的詩集。溫伯格的許多編輯作品也與翻譯有關,包括研究中國古詩英譯的書籍,以及曾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的波赫士非小說選集。

他的散文主題豐富,文風具實驗性,擅長的領域為散文詩。文學論文集《An Elemental Thing》獲文化媒體《村聲》選為2007年度好書,《Oranges & Peanuts for Sale》獲《泰晤士報文學增刊》選為2020年國際好書。

除了翻譯與文學批評以外,他也針對政治與外交發表社論。

譯者簡介

陳榮彬

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譯作《昆蟲誌》(2018)與《血色大地》(2022)獲選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超過六十餘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戰地鐘聲》與《戰地春夢》等經典小說,以及美國詩人布考斯基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與《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戰地春夢》獲得2023年第三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翻譯大師獎優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