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20世紀以來,中國、日本、韓半島均發現了以簡牘為主體的出土文獻資料,對整個東亞歷史文化的研究煮義重大,為東亞史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新的可能。2008年8月28、29日,韓國束亞資料學研究會、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人文韓國事業團主辦的“東亞資料學的可能性探索一一以出土資料為中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均館大學召開,提出以出土资料為中心開拓束亞史研究新局面的主題。本書為該研討會論文集.全書分出土資料研究的可能性、文字和文化、地域和社會三编,共收錄論文11篇。論文作者均為來自韓國、日本和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的知名學者。所收論文既有對中日韓三國筒牘的文字考釋、相關歷史問題的深入探討,也有跨國度、跨學科的綜合比較,以及簡牘研究方法論問題的理論探索,反映了當前東亞史和简牘學研究的前沿。
作者简介
本書所收論文作者均為來自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的知名簡牘學、歷史學、古文字學專家.在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韓國學者:權仁瀚(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金慶浩(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教授)、李承律(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教授);日本學者:平川南{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藤田勝久(日本愛媛大學教授)、犬飼隆(日本愛知縣立大學教授)、谷中信一 {日本女子大學教授);中國大陸學者:李均明(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保護中心研究員)、陳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陳松長(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中國臺灣學者:季旭升(臺灣玄奘大學教授)。
目录
前言
祝辞
祝贺《东亚资料学的可能性探索》一书的出版
东亚资料学可能性的有益探索
赠言
第一编出土文字数据研究的可能性
21世纪柬亚出土文献资料研究现状和“资料学”的可能性——以古代东亚史的理解为中心
出土文字资料与中国古代思想史
中国古代的竹简和记录简——古代木简研究的一个视角
研究古代日本出土文字资料的新视角

第二编文字和文化
从经学及文字学谈谈上博楚简
在学术史上的价值
《二年律令》“偏(颇)捕(告)”新诠
关于咸安城山山城木简中的固有名词表记
日本语言史和东亚木简

第三编地域和社会
先秦时期齐楚文化的交流——以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为切入点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
秦汉文书制度考察——简牍文书的起草、审批与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