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所涵蓋的時間主要是從中世紀結束後的英法百年戰爭(一三三七至一四五三年)開始,歷經三十年戰爭(一六一八至一六四八年)、法國大革命戰爭(一七八九至一八一五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以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結束。而描述的重心是這六百多年戰爭之「特殊現象及其演進源流,特別是其爆發與進行之有異於以往。」蔡東杰教授一方面堅信「戰爭的確是世界各地人類歷史中的『普遍現象』」,另一方面則鑽研戰爭背後「真的存在某種『普遍理由』嗎?」還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兩次大規模戰爭中的瘋狂行徑自古皆然?」
上述的長歷史分析框架,其實是採用了國際競爭與國內制度這兩個變項來解釋戰爭的產生與狂熱,因此基本上是結構性的理論。目的是「提醒大家深切地關注眼下正處於另一個重大結構變遷階段的環境。」
書中以二戰時幾近屠城式的大轟炸起頭,給了讀者最強的震撼;在書的結尾又將此一瘋狂的戰爭邏輯連續到當今,足資世人(尤其是正在嚐受新冷戰初始滋味的台灣)大大地警惕。本書用歷史讓人深切地感覺到戰爭就在身邊。
目录
推薦序以古鑑今──今日還是瘋狂年代吳玉山推薦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瘋狂年代的冷靜思維鄧中堅
從柏林到東京:最後一幕? From Berlin to Tokyo: the Last Scene?
大轟炸及其思考
最後一波瘋狂∕超越理性底線的衝突
西西弗斯幻影
二戰的反思∕戰爭之後的戰爭∕寫作本書之目的
兩百年戰爭 The Two Hundred Years’ War
黑暗時代及其陰影
民族遷徙與羅馬秩序解體∕中世紀與新歐洲∕新一波戰爭浪潮的醞釀
三十年戰爭
新世界與世界大戰∕王權興起與政教分離∕三十年戰爭之歷史意義與影響
路易十四戰爭
後教會時代的歐洲新均勢∕法蘭西霸權大戰略∕法荷戰爭與反法同盟成形∕從大同盟戰爭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北歐邊緣化與俄羅斯歐洲化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歐洲新政治中的王位繼承問題∕七年戰爭與外交革命∕英國崛起與近代歐洲均勢之浮現
法國大革命戰爭
革命之源起與爆發∕從呼喊自由到以皇帝之名∕從中世紀走進現代
長戰爭之遺產 Legacy of the Long War
主權與民族主義
長戰爭下的歐洲國家突變∕民族與國家之擬人有機化∕雙重枷鎖下的國際關係
外交與虛偽之和平框架
十四至十六世紀:外交之建立與衰微∕西發里亞和平框架之嘗試∕維也納和平之現實與虛構
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
戰爭與現代資本主義源起∕軍事技術革新與政經糾葛∕投機性金融危機
新帝國主義全球化
全球化與「世界」之質變∕經濟作為新的戰爭動機∕演化論、進步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
資產階級民主
近代歐洲民主之曲折發展∕初期民主發展之有限性現實∕資本主義、資產階級與革命浪潮
毫不意外的意外 An Un-unexpected Accident
不和平的維也納和平
現代戰爭狂熱綜合症候群∕大國體系重組與歐洲的分化∕斷層帶中的民族統一戰爭
東方火藥庫
新斷層帶浮現:鄂圖曼衰落與俄國崛起∕克里米亞戰爭作為歷史轉捩點∕近東危機及其浮現∕俾斯麥體系的努力
十字路口的抉擇
一八六○年代及其打造的世界∕世界政策與英德競賽∕殖民協商與海牙會議
戰場僵局
危機醞釀與戰爭前奏∕痙攣性衝突升級與大戰爆發∕西線無戰事
衝突全面升級 Irrepressible Conflict Escalation
失敗的和平嘗試
重新思考英國之角色地位∕美國參戰原因及其政策目標∕國際聯盟之理想與現實
新戰爭
世界大戰與人類歷史轉折∕新的戰爭路線圖∕新世界與新結構
金融危機
勝利者的正義∕黑色星期二及其擴散∕經濟危機之政治效應
兩個抑或一個
巴黎和會及其後之和平努力∕戰爭之全球化及其發展∕另一場三十年戰爭
極限瘋狂之降臨 The Coming of Ultra-manias
再度邁向戰爭
反戰浪潮下的戰爭∕總體戰:新的方程式∕英國與日本之難題與抉擇
無條件投降
德國的戰爭之路∕大戰全面爆發∕美國參戰及其影響
殘局與新開場
歐洲時代畫上終點∕戰時和會中的各種思考∕美國對戰後世界秩序之安排
歷史借鏡:現在與未來 The Lessons: Now and Then
歷史的度量方法
狹隘的普遍史及其視野∕冷戰意義之重估
新時代的陰影
美利堅和平及其不足∕後美國時代何去何從
作者简介
蔡東杰 TSAI TUNG-CHIEH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酷喜讀史,長期聚焦於破除因各種中心觀所致之視野偏狹,迄今著作甚豐,除十餘冊關於外交史與東亞研究學術專書、與上百篇文章散見各主要學術期刊外,近年來並致力以深入淺出文筆,在歷史、論述與群眾間搭構理性之對話橋梁,普獲好評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