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南起長崎,西起荷莫茲

第一部 海洋連結

導言:亞洲海域

第二章 從中國到非洲:前言

第三章 越南的海洋貿易圈

第二部 水域

導言:層疊交會的兩海歷史

第四章 南海走私業:非法活動史

第五章 中心與邊陲:印度洋如何成為「英國的海洋」

第三部 乘著浪潮而來的宗教

導言:亞洲水域的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第六章 佛牌的旅行:孟加拉灣的印度教—佛教傳播

第七章 民答那峨的三寶顏:世界盡頭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第四部 城市與海洋

導言:都市主義的連結:亞洲城市的生命

第八章 「大東南亞」港口城市的生成

第九章 從亞丁到孟買、從新加坡到釜山:殖民地迴路

第五部 海洋的厚禮

導言:亞洲海洋的環境史

第十章 魚翅、海參、珍珠:海產與中國—東南亞

第十一章 碼頭風雲:印度南部海岸如何成為「香料主產區」

第六部 海洋的科技

導言:亞洲海洋史的科技需求

第十二章 傅柯的「另一個圓形監獄」,或照亮東南亞殖民地

第十三章 地圖與人:海道測量與帝國

第十四章 如果中國稱霸海洋

附錄A:亞洲海域大事年表

附錄B:形諸文字的斯瓦希里海岸口述歷史

附錄C:沙那田野調查報告摘錄

附錄D:印度與馬來西亞的印度裔香料貿易商

附錄E:荷屬東印度群島對當地海洋國家的規定

附錄F:東亞與東南亞的華人海洋商品貿易商

附錄G:華人海產品剪報,臺灣臺北

注釋

參考書目

目录

【導讀】亞洲的海,與我們的島:《亞洲海洋大歷史》的即戰力閱讀法(鄭維中)
誌謝
語言說明
第一章 南起長崎,西起荷莫茲
第一部 海洋連結
導言:亞洲海域
第二章 從中國到非洲:前言
第三章 越南的海洋貿易圈
第二部 水域
導言:層疊交會的兩海歷史
第四章 南海走私業:非法活動史
第五章 中心與邊陲:印度洋如何成為「英國的海洋」
第三部 乘著浪潮而來的宗教
導言:亞洲水域的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第六章 佛牌的旅行:孟加拉灣的印度教—佛教傳播
第七章 民答那峨的三寶顏:世界盡頭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第四部 城市與海洋
導言:都市主義的連結:亞洲城市的生命
第八章 「大東南亞」港口城市的生成
第九章 從亞丁到孟買、從新加坡到釜山:殖民地迴路
第五部 海洋的厚禮
導言:亞洲海洋的環境史
第十章 魚翅、海參、珍珠:海產與中國—東南亞
第十一章 碼頭風雲:印度南部海岸如何成為「香料主產區」
第六部 海洋的科技
導言:亞洲海洋史的科技需求
第十二章 傅柯的「另一個圓形監獄」,或照亮東南亞殖民地
第十三章 地圖與人:海道測量與帝國
第十四章 如果中國稱霸海洋
附錄A:亞洲海域大事年表
附錄B:形諸文字的斯瓦希里海岸口述歷史
附錄C:沙那田野調查報告摘錄
附錄D:印度與馬來西亞的印度裔香料貿易商
附錄E:荷屬東印度群島對當地海洋國家的規定
附錄F:東亞與東南亞的華人海洋商品貿易商
附錄G:華人海產品剪報,臺灣臺北
注釋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達瑞克(Eric Tagliacozzo)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約翰.史坦堡歷史學講座教授(John Stambaugh Professor of History),著有《祕密貿易,疏漏邊界:東南亞邊地的走私與國家,1865-1915》(Secret Trades, Porous Borders: Smuggling and States along a Southeast Asian Frontier, 1865-1915)、《最漫長的旅程:東南亞民眾與麥加朝聖》(The Longest Journey: Southeast Asians and the Pilgrimage to Me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