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中華秩序追求與華夷論辨:近世以來東亞知識人的鄉愁

  • ISBN9789570876239
  • 丛书 聯經學術
  • 作者
  • 出版机构
  • 出版地中国台湾
  • 出版时间 2025年
  • 语言繁体中文
  • 资源类型纸本 Print copy
  • 全文 查找全文 Search for full text

内容简介

《中華秩序追求與華夷論辨:近世以來東亞知識人的鄉愁》嘗試提煉出一個簡要關係,說明17世紀以後東亞知識人圍繞在中華秩序上的複雜關係,依其地理遠近或屏障的難易程度,以及政治、文化的吸收深淺,分成了數種關係。

本書分上下兩篇,含緒論共計12章,【上篇】分析近世知識人追求中華秩序的四種關係類型,是作為宏觀的整體視野,來看待東亞區域的發展趨勢,【下篇】則以比較微觀的個別視角,或以知識人,或以官員訪問,或以漂流人事件等,扣緊「華夷論辨」涉及敏感的「中華╱中國」意識,佐證前面所爬梳的四種關係類型。

目录

序 東亞歷史地平線上「中華」的呼喚/黃俊傑

自序

緒論: 近世東亞「中華秩序」的多元體系及其關係類型

第一章 朝鮮儒者「小中華」意識中的自我情感因素

第二章 朝鮮朱子學者的「真儒」與「道統」之論

第三章 從東亞視域看鄭成功形象的「中華」意識之爭

第四章 日本德川時代神儒兼攝學者對「神道」「儒道」的解釋特色

第五章 從近世「王道」到近代「皇道」的轉折

第七章 明代朝鮮與琉球關係的「中國」因素

第八章 朝鮮陽明學者鄭霞谷與朱子學者閔彥暉的華夷論辨

第九章 日本德川學者的「夷夏之辨」思想論爭及其轉變

第十章 透過他者以窺自我:晚清官員訪日所投射的中華形象

第十一章 結論:思考「中華秩序」的方法

作者简介

張崑將

台灣台南人。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以及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現任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著有《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陽明學在東亞:詮釋交流與行動》、《電光影裏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臺灣書院的傳統與現代》(與張溪南合著)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