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全球遭遇的COVID-19危機,除了迫切需要科學出面解決,人文領域也能有所貢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率領院內共12間研究所、共20位研究員,發揮研究專長,或針對疫情進行數據分析、問卷調查;或針貶時事、反省法規;或從文學找到共鳴,從歷史得到啟發。直面社會問題,以所學回應社會需求。

本專案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暨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帶領下,與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組織的「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合作,蒐集疫情爆發以來院內的人文研究。專案最終成果以一個主題網站及一本科普書籍呈現。主題網站記錄了學者們的研究歷程和研究檔案,並在此書裡完整呈現最終的研究成果。

目录

序一/廖俊智病毒挑戰知識邊界時,請獲取更多知識
序二/康 豹緩解疫情衝擊,累積面對疾疫的資源
序三/陳熙遠串接已知、探索未知的登堂起點

歷史回顧

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
單德興/歐美所

當時氣蔓延:中古疫病故事與「我們」的距離
劉苑如/文哲所

排外與傳染恐懼:十九世紀在中國的兩場麻風調查
李尚仁/史語所

想像釋放病毒的自己?防疫口罩的反覆誕生與臺美口罩文化的差異,1910~ 2020
雷祥麟/近史所

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
顧雅文/臺史所 張隆志/臺史所

管與不管之間:1918 ~1920 年臺灣殖民政府的流感防治策
巫毓荃/史語所

瘟疫、罪惡與受難儀式:臺灣送瘟習俗面面觀
康豹/近史所


世界衝擊

人權?法治?防疫下如何權衡?一個哲學、歷史與科技防疫的反思
何之行/歐美所

COVID-19 的社會衝擊 —跨國研究分析
李宣緯/社會所

公共衛生危機下的知識開放取用
莊庭瑞/資訊所

要錢?要命? COVID-19 對經濟的衝擊
楊子霆/經濟所

貧富之疫:全球傳染病與所得不平等
林宗弘/社會所


本土挑戰
臺灣 COVID-19 防疫紀錄
張谷銘/史語所

疫情訊息透明度與防疫政策成效評估
吳文欽/政治所

社交距離對於延緩 COVID-19 疫情的影響
詹大千/人社中心

遊走在疫情熱點與人權紅線的數位足跡
李建良/法律所

專業、認同與抗疫:臺灣一線醫護人員的臨床敘事
蔡友月/社會所

「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新冠肺炎期間居家檢疫的污名與風險管理
曾凡慈/社會所

狼來了與替罪羊:新冠恐慌中的社會寓言
劉紹華/民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