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編 清代重要的法律:《大清律例》
第一章 清代的法制是什麼──一個當代法理學的提問
第二章 《大清律例》的法典體例
第三章 《大清律例》的「律」與「例」及清代其他法規範
第四章 《大清律例》中「例」的結構與變化
第五章 清代法律的特色──比較法觀察
第六章 清代《刑科題本》──《大清律例》的實踐紀錄
第七章 再談《大清律例》的實際運作──以《刑科題本》及《黃冊》為中心
第八章 旌表與凌遲──《禮部則例》與《大清律例》對於婦女的規訓
第九章 清代法律人的培養
第二編 清代法制之研究
第十章 清代法制研究對於華人社會的意義
第十一章 清代法制的研究狀況
第十二章 二十一世紀清代法制研究的挑戰──反思法律、法學與歷史的關係
第十三章 清代與唐朝的規範體系──以《唐律》及《大清律例》為中心
第十四章 中國傳統法典體例的變遷──以《唐律》及《大清律例》為核心
目录
陈惠馨现 职
政治大学法学院退休教授
学 历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University Regensburg)法学博士
经 历
政治大学法学院专任教授(1989-2019)
政治大学法学院院长(2007-2009)
政治大学法律科际整合研究所所长(2005-2007)
中国法制史学会第16、17届理事长(2015年3月-2019年3月)
作者简介
自 序
第一编 清代重要的法律:《大清律例》
第一章 清代的法制是什麽──一个当代法理学的提问
一、前 言/3
二、清代法制研究方法:“清代的法律是什麽?”── 一个当代法理学的提问/4
三、结 论/14
第二章 《大清律例》的法典体例
一、前 言/17
二、《大清律例》与《大明律》的相同与相异之处/18
三、《大清律例》法典结构分析──与《唐律》体例进行比较/22
四、《大明律》或《大清律例》法典体例变化对于中国法制发展的意义/27
五、结 论/31
第三章 《大清律例》的“律”与“例”及清代其他法规范
一、前 言/33
二、《大清律例》的“律”与“例”的结构/35
三、《大清律例》的各篇与各部会《则例》的关係/48
四、《大清律例》与各省《省例》的关係/51
五、结 论/57
第四章 《大清律例》中“例”的结构与变化
一、前 言/59
二、《大清律例》“例”的内涵及其在明朝与清代的变迁/62
三、《大清律例》中“例”的基本结构/66
四、再谈清代法律的真实面貌为何?/71
五、结 论/74
第五章 清代法律的特色──比较法观察
一、前 言/77
二、清代法制与当代欧陆法制相同之处──“法典”作为法规范形式/80
三、清代法制与欧洲当代法制相异之处──不同秩序观/87
四、审判制度设计的差异──“民刑分立”与“重罪与细事”审判制度的区别/91
五、比较欧陆当代与清代审判制度设计的差异──以第三人在诉讼的角色为中心/101
六、结 论/104
第六章 清代《刑科题本》──《大清律例》的实践纪录
一、前 言/107
二、《刑科题本》档案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收藏状况/109
三、内阁《题本》作为研究清代法制的重要文书/112
四、内阁《刑科题本》“婚姻姦情类档案”对于清代法制研究的意义/120
五、从内阁《刑科题本》“婚姻姦情类档案”分析清代案件类型/122
六、结 论/127
第七章 再谈《大清律例》的实际运作──以《刑科题本》及《黄册》为中心
一、前 言/129
二、《刑科题本》:有关清代《大清律例》的实际运作纪录/131
三、从《黄册》看《大清律例》的实际运作情形/137
四、再谈《刑科题本》如何记录个别案件/140
五、一件《刑科题本》内容分析/146
六、“强姦未成,但经调戏本妇羞忿自尽案”与旌表制度/151
七、结 论/154
第八章 旌表与凌迟──《礼部则例》与《大清律例》对于妇女的规训
一、前 言/157
二、《钦定礼部则例》中有关旌表制度的规定/158
三、《大清律例》透过凌迟制度处罚女性的不贞/176
四、结 论/193
第九章 清代法律人的培养
一、前 言/195
二、二十世纪初西方人对于清代负责审判者法律知识的质疑/196
三、清代负责审判工作者及其审判的依据/199
四、清代对于审判工作者的法律能力培养/201
五、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从唐到清的法律传承关係/205
六、比较清代与台湾当代法律文化与法律教育/218
七、结 论/225
第二编 清代法制之研究
第十章 清代法制研究对于华人社会的意义
一、中国法制史研究在当代台湾法学教育处境/229
二、传统(清代)法制的内在精神或许依旧影响并支配华人思维/231
三、从社会争议议题观察传统中国法律对于当代台湾的影响/234
四、再谈当代法律人研究清代法制的意义/241
五、结 论/243
第十一章 清代法制的研究状况
一、前 言/245
二、1960年代有关清代法制史的研究──以瞿同祖的研究为例/246
三、1970年代美国清代法制史研究──《中华帝国的法律》及《读例存疑》/249
四、1970年代开始在台湾的清代法制史研究成果/251
五、二十世纪九○年代开始兴盛的清代法制研究/256
六、二十一世纪清代法制研究的出版/259
七、结 论/265
第十二章 二十一世纪清代法制研究的挑战──反思法律、法学与历史的关係
一、前 言/269
二、重新评价二十世纪以来有关中国传统法制研究成果/273
三、如何从法规范的观点进行清代法制研究──哪些史料是法制史研究对象/280
四、在东亚地区有必要重思法律、法学与历史的关係/291
五、华人社会在反思法律、法学与历史关係时的挑战不同于德国历史法学者/294
六、结 论/295
第十三章 清代与唐朝的规范体系──以《唐律》及《大清律例》为中心
一、前 言/297
二、唐朝的《唐律》与令、格与式等法规范的关係/298
三、《大清律例》跟清代各部会《则例》或省的法规范关係/302
四、《唐律》与唐朝其他社会规范的关係──以《德礼》为例/307
五、《大清律例》与清代“礼”的社会规范关係/309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法典体例的变迁──以《唐律》及《大清律例》为核心
一、前 言/313
二、《唐律》的法典体例:十二篇三十卷的体例/315
三、《大清律例》法典形式与《唐律》的差别/322
四、结 论/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