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旨在從語言、社會與存在三個層面探究中國文化的特殊性。

中國文化的基因植根於世界獨一無二的非自然語言,即不以交流功能爲起源的占卜性「文」之言,一種獨特的思辨性語言,它代表對世界的另一種認知 。

在社會組織層面,一切制度的起源與演變都建立在中國特有的生産關係觀念之上,人根據思想社會性地組織起來。在對事物之意義的根本思考中,中國特有的占卜學維度取代其他文明中往往居首的宗教維度,在人之存在上重新賦予其真實的普世意義,即中國思想家所謂「天人合一」。

作者簡介

汪德邁(Léon Vandermeersch),1928年生,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術院通訊院士。從事甲骨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國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七十餘載,曾被湯一介先生譽為「法國第一儒」。代表作為《新漢文化圈》、《王道》、《中國思想的兩種理性》。先後獲法蘭西學院儒蓮獎、奧馬樂獎,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學術界棕櫚葉勳章,日本瑞寶重光勳章等榮譽。

譯者簡介

金絲燕,1957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西語系法國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巴黎索爾邦大學(巴黎四大)現代文學博士。現任法國阿爾多瓦大學(Université d’Artois)文化交流校務專員、東方學系主任、中國文化與文學特級教授。

目录

序(王寧) / ix
譯者前言:汪德邁中國學的突破(金絲燕) / xix
導 言 / 1
第一部分 中國在語言層面教給我們什麼?
第一章 語言的兩種功能 / 7
第二章 西方邏輯學與中國字法 / 17
第二部分 中國在社會層面教給我們什麼?
第三章 依據禮儀的生產關係 / 29
第四章 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商品化與禮制的崩壞(公元前722–前481)/ 37
第五章 從孔子反潮流的尊禮到法家反禮 / 43
第六章 地主官僚土地所有權與文人官僚意識形態權力的形成 / 51
第七章 從中國看所謂的亞細亞生產方式與印歐的三種功能 / 63
第三部分 中國在存在層面教給我們什麼?
第八章 藝術言語是反語言 / 73
第九章 今日中國的社會資本主義 / 79
第十章 宗教意識的隱去 / 87
第十一章 中國關於超驗的含義 / 93
第十二章 道家思想或語言之上的超驗 / 99
結 論 / 109

作者简介

汪德邁(Léon Vandermeersch),1928年生,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術院通訊院士。從事甲骨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國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七十餘載,曾被湯一介先生譽為「法國第一儒」。代表作為《新漢文化圈》、《王道》、《中國思想的兩種理性》。先後獲法蘭西學院儒蓮獎、奧馬樂獎,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學術界棕櫚葉勳章,日本瑞寶重光勳章等榮譽。

金絲燕,1957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西語系法國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巴黎索爾邦大學(巴黎四大)現代文學博士。現任法國阿爾多瓦大學(Université d’Artois)文化交流校務專員、東方學系主任、中國文化與文學特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