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輯 晚清新型文化場域的形成
新型媒體、文化生産場域與小說作者的「有名」存在
「聲口」與視點:「新小說」敘述者位置的變移
以《新中國未來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例
新式印刷、租界都市與近代出版資本的形成
商務印書館創立的前前後後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商務印書館
第二輯 「走向世界」的中國新文學
《改造》雜誌與魯迅的跨語際寫作
自我與他者的再確認
日本作家堀田善衛的魯迅閱讀與接受
日本中介與穆木天早期文學觀雜考
自家風景他山石
戰後日本思想文化脈絡中的丁玲
亞非作家會議與中國作家的世界認識
第三輯 後衛的意義:晚年丁玲與「新時期」
「新時期」文學體制的建構與丁玲的復出
「新時期」的文藝與政治
重讀晚年丁玲
作家生活史與文學史的交集
從幾封作家書簡談起
丁玲:一個在新詩裡生長的母題
第四輯 「滿蒙」言說與「間諜案」敘述的政治
佐爾格─尾崎事件的敘述與檔案解密的政治
以1940~1950年代日文文獻爲中心的初步檢證
「滿洲國」事件與中國新考據史學的「借喻」書寫
以傅斯年的《東北史綱》(第一卷)爲中心
民族意識與學術生產
試論《禹貢》派學人的「疆域」史觀與日本的「滿蒙」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