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從法國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的詩學以及想像形上學的相關主題出發,以想像論的理論關心為軸,挖掘出可開展與對比的論述軸線。全書概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元素詩學」,由四篇文章組成,分別關聯到火、水、氣、地等四元素的物質想像。第二部分為「遭遇與開展」,其中涉及更基本的想像論基礎,也將巴修拉放在一個對話的位置上,與海德格、沙特、布希亞進行對話。本部分的論述加入了中國哲學、詩學的要素,以呈現當代視野下的比較研究,透過哲學想像論與詩學,思考文化對話、生命感受、美感經驗的交織脈絡。

【元素詩學】

第一章 巴修拉論火的詩意象

 前言:元素詩學的定位

 一、巴修拉詩學的主要特徵

 二、火元素的經驗特徵

 三、火焰與宇宙之火

 四、身體之火

 五、火與灰燼

 本章結論

第二章 音詩水想:倫理意象之一環

 前言:水元素的經驗特徵

 一、巴修拉論詩中的水意象

 二、楊可烈維契論音樂中的水意象

 本章結論

第三章 氣風意象與倫理想像:巴修拉的尼采解讀

 導論:倫理意象

 一、想像的形上學與道德想像

 二、從氣風意象看尼采

 本章結論

第四章 巴修拉詩學中的土地意識

 前言:土地詩學的梗概

 一、土地意象舉隅之一:工作、勞動的意象

 二、土地意象舉隅之二:金屬、礦石、結晶

 三、土地意象舉隅之三:幽閉與親密,約拿情結

 四、土地意象舉隅之四:休憩意象,巖穴∕迷宮的意象

 本章結論

【遭遇與展開】

第五章 巴修拉論語言及想像

 一、巴修拉的詩存有論

 二、詩語言與倫理意象

 三、詩意象的獨特性:瞬間與孤獨

 本章結論

第六章 想像論的分歧:巴修拉與沙特

 前言

 一、問題⁄交錯

 二、沙特的想像論

 三、巴修拉的想像論

 本章結論

第七章 徘徊於十字路口的形象與想像:論巴修拉與布希亞

 前言

 一、巴修拉──追尋一個想像的形上學

 二、布希亞──對表顯實在的質問

 本章結論

第八章 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

 一、想像的位置:一個原始的不確定性

 二、雙重性與想像的生命:巴修拉

 三、自然與生命

 本章結論

第九章 巴修拉詩學中的寓居與孤獨:一個詩的場所論

 一、獨立意象與詩的瞬間

 二、孤獨的力量

 三、寓居於孤獨之中

 四、跨文化的對比:陶淵明詩中的孤獨感

 本章結論

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