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身體的感受同時包含意涵與感覺、文化與本性,既非純粹的身體感受,亦非單純的認知,而是兩者的結合,因而研究人與物(或物質環境)的關係需要同時從認知及人與物密切的交會、互動的過程著手。本書企圖結合人類學近二十年來相當受到矚目的身體與物質文化研究兩項課題,本書的作者們認為,各文化的成員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認識,不只源自於過去強調之宇宙觀的差異,更與各自體物的方式有密切的關係。 本書同時提出「身體感」的研究取向,強調過去感官人類學的研究多以單一感官作為研究的單位,並以修正西方社會文藝復興以來過於強調視覺的現象作為研究的主題,乃錯失重點。人們隨時都在使用不同的感官,並結合不同感官所接受的訊息,而形成舒適、潔淨、骯髒、熱鬧、冷清等經驗的主題、焦點或「身體感」的項目,從感官訊息之間如何結合成身體感的項目及身體與物之間密切的互動,本書作者以不同的主題,提出身體感研究的見解。
目录
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 .................................................................................. 余舜德 1
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 ....................................... 李尚仁 45
衛生、城市現代基礎設施與商品化過程中的身體經驗──上海里弄住宅的社會形構 ....................................................................................... 郭奇正 83
脈,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診查:運用「身體感」對漢代早期醫學手稿的新解讀 ................................................ 許小麗 135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的「煩」證的身體感 .......................... 蔡璧名 165
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 .................................................................................. 張珣 205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 ............................................... 蔡怡佳 241
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 .......................................... 林淑蓉 275
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察 ................................. 陳元朋 321
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儀 ....................................................... 余舜德 355
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 ..............................................顏學誠 405
作者简介
余舜德,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系博士。专长包括经济、历史与感官人类学,研究的题目扩及台湾的夜市、禅修、普洱茶的消费与全球化现象、台湾茶文化的发展及云南藏族现代化的体验等。1996年进行禅修的研究时开始注意到「身体感」的课题,从2005年起与民族学研究所「身体经验」研究群的成员共同发展身体感的理论观点,并主编研究群成员共同撰写之论文集《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2008年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Bodily Cultivation as a Mode of Learning(专号,《台湾人类学刊》第7期)及《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体感》(专号,《考古人类学刊》第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