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368: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从全球史视角讲述了明代中国开启现代世界全球化的故事,重点论述了明清中国与中亚、中东、东亚、东南亚进而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展现了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崛起及其对现代世界历史影响的新图景。该书共十章。第一章总论中国与西方从明清以来数百年间的贸易交流史。第二至九章分别论述了明朝与中亚、中东、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的商品贸易,以及这些商品所承载的中国物质文化和思想对各地的影响,如青花瓷的全球扩散、中国物质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孔子和孟子对欧洲的影响、代尔夫特瓷器的中国基因、茶叶对大英帝国的影响等,以及清末中国在西方工业化崛起后的衰落。尾声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后,世界重新转向东方。
作者通过讲述明清中国五百年引领全球化与衰落的故事,认为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全球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创新中心,西方应该回顾明代中国以来六百年的全球化故事,认识到一个新的全球中国的崛起“并非史无前例”。
目录
前言第 1 章 横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五百年
中国与西方:五百年的交流
西方“对华政策”的争论:在对抗和商业外交之间
从以亚洲为中心的视角书写全球史
第 2 章 大明王朝的全球北京
明朝与中亚、中东贸易的起源
明朝与东南亚苏丹国的外交
明朝与高丽朝鲜及室町时代日本
第 3 章 丝绸之路沿线波斯语中的中国形象
盖耶速丁关于中国边疆及作为帝国穆斯林中间人的记述
阿里·阿克巴尔论作为贸易中心的北京及中国的全球边界
伊斯兰世界的瓷器革命与青花瓷在全球的崛起
第 4 章 香料之路沿线的马来与中国贸易
以华人为背景的《巴赛列王传》
作为当地存在的中国:华人头人阿里
《杭·杜阿传奇》:中国王权的投射以及从毗奢耶那伽罗到马六甲的外交文化
《马来纪年》:中国王权及物质文化在巨港、马六甲
第 5 章 欧洲人寻找香料群岛
通往中国之路:马德里至马尼拉,里斯本至澳门
葡萄牙人抵达亚洲
第 6 章 中国耶稣会的科学与地图绘制传统
日本耶稣会学问之政治:葡萄牙水手、日本大名及他们共同赞助的耶稣会士
北京的耶稣会士制图师:利玛窦和他紫禁城的继任者
荷兰印刷商:绘图中国,想象阿姆斯特丹的耶稣会士孔子
第 7 章 穿越荷兰帝国的瓷器
以白银换取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明代亚洲国家间贸易
在日本的扩张
欧洲的瓷器革命
第 8 章 茶在大英帝国
中国茶的艰难旅程:从明代中国到大英帝国的伦敦
从葡萄牙的奇特之物到英国的垄断商品
中国文化争辩:关于晚清中国的西化
第 9 章 中国的黯然失色与日本的现代化
新井白石职业生涯期间的日本、西方以及印度洋的丝绸贸易
幕府将军的改革与垮台
明治维新的后果:日本西化改革中中国思想文化的重新定位
尾声 重新转向东方
致谢
注释
索引
插图
作者简介
胡马云(Ali Humayun Akhtar),美国贝茨学院宗教研究、古典与中世纪研究助理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际研究访问学者,伍斯特艺术博物馆艺术与教育顾问。专注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宗教和知识机构之间的复杂互动,对地中海作为文化十字路口的研究尤其深入。他的学术工作揭示了中世纪政治与思想的影响,帮助现代社会更好地理解其历史脉络。
译者: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译著有《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合译,2003年)、《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2005年)、《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2014年)、《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2017年)、《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2019年)、《吃辣:辣椒的中国史》(2023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