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推薦序】文學發聲,指認病痛╱林巾力

【推薦序】憂鬱樹與萬壽果╱陳耀昌

【導讀】疾病編年,文學度日:寫給受折磨的我們╱李欣倫

記疫行動,讓愛蔓延

貧窮是疾病的溫床:楊逵、鍾理和小說中的沉痾語境╱林秀蓉

當我們再次仰望星空:疫情時代的寫作╱黃宗潔

汙名,讓我們更閃亮:臺灣文學的愛滋顯影╱紀大偉

【特寫】玫瑰的名字:速寫梅毒文學史╱梁秋虹

【特寫】從抵抗、習慣到準備:傳染病與防疫措施╱許宏彬

【特寫】傳染病老地圖:文學作為一種公衛印記╱黃信恩

憂鬱來襲,書寫自療

文明的外邊:臺灣文學的癲狂史╱廖淑芳

詩歌作為抗抑鬱劑:談臺灣當代女詩人的憂鬱書寫與自療可能╱李癸雲

書寫,用以抵禦內心冰火風暴:臺灣作家筆下的躁與鬱╱李欣倫

【特寫】當正常也是一種瘋狂:觀看千年憂鬱記事╱王浩威

指認創傷,修復記憶

共震‧共存:天災書寫的創痛與修復╱許劍橋

指認創傷:戰後臺灣小說中的戰爭記憶與情感書寫╱宋玉雯

記憶與失語:白色恐怖的傷痕如何言說?╱朱嘉漢

險地孤生:來自勞動體制邊緣的傷與殤╱李雪莉

【特寫】創傷的幽靈:如何看見與對待創傷經驗╱阿布

慢病緩療,與病共存

與病共存:臺灣當代(乳)癌症散文的多重時間性╱陳佩甄

慢老,久病,故事多:當慢性病進入疾病書寫╱栩栩

生病如果是一趟自助旅行:三位臺灣作家的痊癒路上╱陳宗暉

【特寫】時間的命題:慢性病與癌症╱吳妮民

【特寫】食補・養生・人參小史:日治臺灣人參的社會生命史╱蔣竹山

陪伴長者,照亮長路

照護至親,照見自我:作家的中年練習題╱石曉楓

照亮長路:熟悉又陌生的照護者╱張郅忻

節制的深情:當醫學遇見文學╱蔣亞妮

【特寫】他們都說我「沒有病」:高齡、健康與照護的多重敘事╱劉介修

附錄

展覽簡介 寫字療疾:罅隙中的粼光╱王嘉玲、黃偉誌

作者簡介

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