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前言
Rites and Rights. A Comparative Phenomenology of Confucianism and Kantianism/Günter Zöller
道德情感與倫理生活世界:儒家現象學/寧問天 (Eric S. Nelson)
技藝在現象學與儒學裡意義的比較/汪文聖
里仁為美:感通共同體的現象學構想/黃冠閔
人、生活世界與價值/楊婉儀
“On Confucian Ontology” by Hajime Tanabe/Masato Goda
舍勒與宋明儒者論一體感:一項現象學的與比較宗教學的探究/張偉
仁者愛人:傳統儒學仁論之現象學重構/林慧如
從「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的可能性:以列維納斯的角度思考孟子/張國賢
和辻哲郎與洪耀勳的風土概念/志野好伸
海德格的想像力詮釋:一種在康德的表象主體與牟宗三的道德心性主體間的詮釋橋樑/林東鵬
他者的文化存有:從孔子和德希達的殖民處境所著手的比較嘗試/蔡士瑋
牟宗三與海德格論康德:以「有限性」作擂臺/楊德立
非對稱的相互性:從列維納斯與呂格爾之爭到《論語》中的 「仁禮」關係/李雨鍾
目录
前言Rites and Rights. A Comparative Phenomenology of Confucianism and Kantianism / Günter Zöller
道德情感与伦理生活世界:儒家现象学 / 宁问天 (Eric S. Nelson)
技艺在现象学与儒学里意义的比较 / 汪文圣
里仁为美:感通共同体的现象学构想 / 黄冠闵
人、生活世界与价值 / 杨婉仪
“On Confucian Ontology” by Hajime Tanabe / Masato Goda
舍勒与宋明儒者论一体感:一项现象学的与比较宗教学的探究 / 张伟
仁者爱人:传统儒学仁论之现象学重构 / 林慧如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的可能性:以列维纳斯的角度思考孟子 / 张国贤
和辻哲郎与洪耀勋的风土概念 / 志野好伸
海德格的想像力诠释:一种在康德的表象主体与牟宗三的道德心性主体间的诠释桥梁 / 林东鹏
他者的文化存有:从孔子和德希达的殖民处境所著手的比较尝试 / 蔡士玮
牟宗三与海德格论康德:以「有限性」作擂台 / 杨德立
非对称的相互性:从列维纳斯与吕格尔之争到《论语》中的 「仁礼」关系 / 李雨钟
作者简介
张国贤(Kuo-Hsien CHANG),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系博士,曾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专长:当代法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