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晚明的中国,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巨变,朝延体制的松动,文人思潮活泼、多元而富批判性,艺术家与政治的关系诡谲复杂,各种景况造成了画坛空前的大震荡,为晚明绘画赋予了特殊的属性与活力:较诸以往而言,此一时期的绘画更为知性、自觉、内省,晚明画家在创作时,也往往带有极强的、面向艺术史和画论的自觉意识。高居翰在本书中深入晚明罕见的多重艺术史情境,条分缕析当时不同类型/流派的画家及其令人震撼惊异的绘画图像,如相互对立的苏州和松江两派,在晚明“用艺术活动替代政治活动”的董其昌,以及当时各种流派中的业余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画中九友、吴彬、蓝瑛、陈洪绶等。尤其对核心人物董其昌进行了极为全面的研究,包括其人、其作、其画论以及其对画史的影响--中国画论对于自己画史的归纳,最终总结于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目录三联简体版新序致中文读者英文原版序第一章背景与课题第一节晚明以前的绘画第二节明人所写的艺术史第三节课题与议论第四节画史宗脉第五节詹景凤的“两派”论第六节董其昌的南北两宗论第七节苏州派与松江派的对立第二章晚明苏州大家第一节张复与陈祼第二节职业画家与业余画家第三节李士达第四节盛茂烨第五节张宏实景画《华子冈图》《止园》图册来自欧洲之影响其才华与声名第六节邵弥第三章松江画家第一节宋旭第二节孙克弘第三节赵左第四节沈士充第五节顾正谊与莫是龙:华亭派第四章董其昌第一节生平与事业第二节早期作品:风格的诞生第三节中期作品:别种风格秩序第四节晚期作品第五节集大成第六节“仿”或创意性的摹仿:理论篇第七节“仿”或创意性的摹仿:实践篇第八节董其昌的绘画与晚明历史间的关系第五章多重流派:业余文人画家第一节董其昌的朋友及追随者顾懿德项圣谟卞文瑜第二节画中九友:嘉定、武进、南京与安徽的画家李流芳与程嘉燧安徽派绘画的肇始及其衍伸邹之麟与恽向第三节明代之衰落:南北两京的士大夫画家方以智黄道周、倪元璐与杨文骢业余文人画对价值的看法,第一部分傅山第四节北方画家与福建画家:北宋风格的复兴米万钟、王铎与戴明说业余文人画对价值的看法,第二部分张瑞图与王建章第六章多重流派:几位职业大家第一节吴彬与高阳第二节蓝瑛与刘度第三节陈洪绶及其山水画第四节两位佚名画家与张积素第七章人物画、写真与花鸟画第一节曾鲸与晚明人物写照第二节丁云鹏第三节吴彬的道释画第四节崔子忠第五节陈洪绶及其人物画早年中年陈洪绶与通俗艺术晚年陈洪绶的花鸟作品《画论》注释参考书目图版目录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