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目录

增訂版序 再唱陳大禹與〈杯底不可飼金魚〉的思想起

《漂流萬里 陳大禹》原序 尋找大禹的香蕉香

前言

1、被光復的臺灣與臺灣戲劇

1-1 戰後之初本土劇場的日本/臺灣/中國多元呈現

1-2 福建戲劇家陳大禹離滬來臺

1-3 劇場・「二二八事件」與陳大禹

2、他鄉與故鄉:掀起臺灣劇場漣漪的那幾年

2-1 陳大禹與「實驗小劇團」的創立

2-2 作為創團第一齣戲的《守財奴》

2-3 《吳鳳》演出計畫與《原野》的舞臺呈現

2-4 《香蕉香》的那一夜

2-5 歌詞與歌謠創作——〈淡水的河流〉及〈杯底不可飼金魚〉、〈農村酒歌〉

3、劇場的一顆流星

3-1 「無業・失業」仍活躍在臺灣藝文界的陳大禹

3-2 以劇場啟發熱誠——陳大禹的戲劇文化觀

3-3 陳大禹的劇團經營

3-4 突然從臺灣舞臺消失的戲劇家

4、來不及登臺的作品

4-1 《寂寞繞家山》(《蟄》)

4-2 《臺北酒家》——權勢與貧弱兩世界

4-3 《裙帶風》——醜類跳樑,儘是隆冬的肅殺

4-4 《疑雲》的疑雲——《奧賽羅》的演出

5、從臺灣歸來的人

5-1 東南與西北:陳大禹在「解放」後的中國

5-2 回歸後的沉寂——大禹後期劇作

(1)《望穿秋水》

(2)《東渡飄泊記》

(3)《紅軍進漳州》

(4)《水仙花》

(5)《鋼刀飛花》

6、一九六〇年代臺灣政治案件之中的他者

6-1 白克案中的陳大禹

6-2 姚勇來與沈嫄璋案中的陳大禹

6-3 王淮案中的陳大禹

6-4 楊渭溪案中的陳大禹

6-5 李東益案中的陳大禹

7、戲劇家之死

7-1 骨肉流離道路中

7-2 寂寞身後事

結論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