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書作者被評為建國以來具有代表性的60位畫家之一,致力研究建築史,擁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在中國建設部和中央電視台合作的【中國民居】電視節目中擔任「建築指導」,該電視節目也被編輯成為12集系列影片《中國民居趣談》,由作者主持。

中國民居是中國古建築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種建築形式。舊時的官式建築總是從民居建築中吸收養分,民居建築的某些構造方式一旦被官式建築所採用,就反過來民居繼續使用。但民居又在新的方面繼續發展,譬如民居的雕刻裝飾,就明顯優於官式建築。

研究民居,不僅對於人民瞭解中國傳統的營造方法大有裨益,而且對於人們瞭解民俗文化也大有幫助。《圖解民居》運用了大量的說明圖畫來解釋和說明一些典型的傳統民居和村落,是一本雅俗共賞的實用和有趣味的圖書。

目录

.前言

一、中國民居的典型特點

.一、群體組合——傳統建築的主要特點

.二、千年宅制——民居的歷史發展

.三、因地擇宜——中國地理氣候總體情況

.四、形制多樣——民族建築的特點

.五、祈福消災——居住建築的裝飾

二、因地制宜的宅居

.一、黃土窯洞——高坡上的土居

.二、北京四合院——規矩方整的大宅院

.三、皖南民居——蘊藉奢華的簡樸高樓

.四、江南水鄉民居——小橋流水旁的人家

.五、晉中單坡屋頂——封閉堅固的青磚樓

.六、杆欄式住宅——底層架空的木構屋

.七、閩南紅磚民居——喜慶祥和的磚造屋

三、民族聚落的典型

.一、維吾爾族——散落天山南麓的平頂屋

.二、藏族——石砌土築的碉房

.三、蒙古族——大漠上的半圓穹廬

.四、朝鮮族——長白山下的抗風矮屋

.五、侗族——溪澗河灣畔的杆欄寨

.六、傣族——隱身西雙版納的竹樓

.七、白族——雲南大理的漢風坊屋

.八、納西族——糅合異族風格的土牆屋

四、不越雷池的堡壘

.一、福建土樓——群山環繞的城寨

.二、贛南圍屋——地處險惡的土圍子

.三、梅州圍攏屋——散落田間的馬蹄痕

.四、開平碉樓——潭江畔的奇異堡壘

.五、閩西土堡——守衛家園的樓堡

.附錄

.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简介

王其鈞

被評為中國建國以來具有代表性的60位畫家之一,1954年7月3日生於江蘇徐州。1974年~1977年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1987年~1990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建築設計與理論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壁畫藝術,獲碩士學位。1993年~1996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辦公室主任、中國圓明園學會古建園林委員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專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在台灣獲1993年度圖書最高獎「金鼎獎—大陸圖書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