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歇尔使华期间向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书,按照报告书的时间先后排序。马歇尔的报告,对使华期间的工作作了完整的叙述,对每一次会谈、会谈者的对话、国共双方的建议和反建议、每一事件的经过等,都有详细的记载。虽然只是对事件的演变和进程作了“客观”的叙述,但不少地方仍能流露出当时美国的真实意图,对研究内战时期的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颇具参考价值。

目录

绪 言 (1)?

一 我使华的基本原则 (21)?

二 到达中国;初步商谈 (24)?

三 政治协商会议 (27)?

四 三人小组 (28)?

五 停战令 (29)?

六 达成关于停战令协定的会谈 (30)?

(a)满洲问题?

(b)热河问题?

(c)拆除交通线障碍物问题?

(d)日军的解除武装与遣返?

七 军事调处执行部 (35)?

八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 (38)?

九 关于政协决议的争议 (43)?

十 恢复交通 (45)?

十一 军事小组 (48)?

十二 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 (49)?

十三 达成“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

方案”协定的会谈 (51)?

(a)协定的名称?

(b)宪兵和铁路警卫队?

(c)整编与统编

十四 向军调部发出的履行“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

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的指令 (55)?

十五 停战令在满洲的应用;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小?

组进入满洲 (58)?

十六 不履行政协决议的背景 (68)?

十匕 军事调处执行部的组织与任务 (73)?

十八 日本军民人员从中国的遣返 (81)?

十九 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小组进入满洲;满洲的局势 (92)?

二十 在我回到中国时局势的恶化;各种事件导致达?

成满洲临时休战协议 (97)?

二十一 满洲暂时休战的声明;在长春设立军事调处?

执行部前进指挥所 (123)?

二十二 满洲休战十五天期间的谈判 (126)?

二十三 将满洲的休战期限延长到6月30日;在这个?

期间的谈判 (145)?

二十四 五人会议举行会议讨论地方政府问题;冲突?

的蔓延和局势的恶化 (160)?

二十五 八月份的谈判;召开以司徒雷登博士为主席?

的五人小组会议的努力未获成功;杜鲁门总?

统和蒋委员长之间的函电往来;军事和经济?

形势的继续恶化 (173)?

二十六 继续努力召开以司徒雷登博士为主席的五人?

小组会议未获成功;周恩来将军赴上海 (204)

二十七 由于国民政府进攻张家口和美国终止调停努?

力的结果,使中国存在着分裂的可能性;中?

共拒绝张家口休战建议 (229)?

二十八 国民政府占领张家口与11月12日召开国民?

大会命令的颁发;第三方面参加调停的努?

力;周恩来将军返回南京 (270)

二十九 第二方面继续调停;蒋委员长颁发停战令 (282)?

三十 三人小组非正式会议;国民大会于11月15?

日召开;周恩来将军返回延安 (311)?

三十一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的任务;和他们撤离?

有关的各种因素 (330)?

三十二 对华军事援助计划和这种援助的中止 (343)?

三十三 国民大会和新宪法;杜鲁门总统的美国对华?

政策声明 (351)?

三十四 我的使命和美国参与军调部工作的结束 (368)??

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态度 (383)?

作者简介

马歇尔(1880.12.31~ 1959.10.16),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主要成员、美国总统主要军事顾问,是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计划者和组织实施者。1945年12月作为总统特使赴华调解国共关系,参与国共谈判。1947年1月出任国务卿,拥护推行"冷战"政策的杜鲁门主义,提出并实施复兴西欧经济的"马歇尔计划",参与发起并成立北大西洋条约组织。1950年9月~1951年9月任国防部长,参与制定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 本书翻译者均为国内顶尖翻译家:林海、吕浦、毛正坎、曾学白、黄光域、江枫。吕浦、林海并对全部译文作了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