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受西方入侵的影响,中国乡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国家竭力扩大和深化其对乡村社会的权威。作者深度解析1900—1942年华北乡村在政治权力渗透下的变迁,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华北乡村的社会、政治、经济交织维系的场景,提出“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政权内卷化”理论,在海内外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目录
目录中文版序前言资料来源华北平原的村庄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文化网络与市场体系典型研究:婚姻圈文化、法统与晚清政权典型研究:河北省邢台地区的水利管理组织小结第二章 清末乡村社会中的经纪统治第三章 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地方政权的重组与扩大河北、山东二省的财政国家政权的扩张与内卷化河北省的县级财政第四章 宗族与乡村政治结构公共活动中的家庭华北的宗族宗族范围、管理形式及村庄政体宗族政治与国家政权的深入两种理想的村庄类型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宗教、权力及公务乡村宗教的类型正统宇宙观与乡村宗教领袖华北地区的保护神——关帝宗教领域的转化小结第六章 乡村政权结构及其领袖村庄领袖群像保护人和中间人:习惯法中的权威结构小结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组摊款和农村看青、村界与乡村社区华北乡村是一个“共同体”吗?小结第八章 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地方领导清理财政:书手与土地丈量政权建设与商税征收小结结论历史争论国家政权与中国革命从比较中看“国家政权内卷化”后记 社会史研究方法浅议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杜克大学东亚研究教授、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人文讲席教授兼亚洲研究所所长(2008—2015)、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2019—2020)。早年就学于印度,后求学于美国哈佛大学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汉学家孔飞力。著有《文化、权力与国家》《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全球现代性的危机》等。
译者简介王福明,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乡村社会与文化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