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J.Sandel):著名政治家、作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研究涉及民主、道德规范、公共哲学、市场的作用等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桑德尔教授通过一些尖锐的假设和真实的案例,让听众或读者置身于道德伦理的困境中,以便让他们思考什么才是公正的选择。桑德尔教授以其风趣、锐利、独到的讲解风格和观点,受到人们喜爱,他讲授的“公正”这门公开课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而桑德尔教授也是自1966年之后首位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担任Reith讲座主讲人的哈佛教学人员。 朱慧玲:安徽巢湖人,清华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博士,师从万俊人教授。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哈佛大学哲学交流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迈克尔?桑德尔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理论背景。目录
第一章 做正当之事福利,自由和德性
受什么样的伤应该得到紫心勋章?
对政府救助的愤慨
三种正义进路
失控的电车
阿富汗的牧羊人
道德困境
第二章 最大幸福原则/功利主义
杰瑞米·边沁的功利主义
集合乞丐
反驳之一:个体权利
反驳之二:通用货币价值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高级的快乐
第三章 我们拥有自身吗?/自由至上主义
最小政府
自由市场哲学
迈克尔·乔丹的钱
我们拥有自己吗?
第四章 雇佣帮助/市场与道德
何为正义——征召士兵还是雇佣士兵?
支持志愿兵役制的理由
为钱而孕
代孕合同与正义
承包怀孕
第五章 重要的是动机/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论权利
使幸福最大化的问题
什么是自由?
人与物
何为道德?寻求动机
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什么?
绝对命令VS.假言命令
道德与自由
对康德的疑问
性,撒谎与政治
第六章 平等的理由/约翰·罗尔斯
契约的道德局限
何时同意并不够:棒球卡片和渗漏的马桶
何时同意并非必要:休谟的房子和橡皮清洁工
利益还是同意?山姆的汽车修理
设想完美的契约
正义的两个原则
源于道德任意性的论证
一个平等主义的噩梦
反对道德应得
生活是公平的吗?
第七章 反歧视行动之争
校正考试的不足
补偿过往之错
促进多样性
民族偏好侵犯了权利吗?
种族隔离与反犹太人制度
偏袒白人的反歧视行动?
正义能够脱离于道德应得吗?
为什么不拍卖大学录取资格呢?
第八章 谁应得什么?/亚里士多德
正义、目的与荣誉
目的论的思维:网球场和小熊维尼
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政治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参与政治,你能成为一个好人吗?
学成于行
政治与良善生活
凯西·马丁的高尔夫球车
第九章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忠诚之难
道歉与补偿
我们应当弥补前辈们所犯下的罪吗?
道德个人主义
政府应当在道德上保持中立吗?
正义与自由
共同体的主张
讲故事的存在
超越同意的义务
团结与归属
爱国主义是一种美德吗?
团结是对自己人的一种偏袒吗?
忠诚能否凌驾于普遍道德原则之上?
正义与良善生活
第十章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忠诚之难
对中立性的渴望
堕胎与干细胞的争论
同性婚姻
正义与良善生活
共同善的政治
后记
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