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圓球體的反思視域:《中國詩用學》序/陳國球

創構當代新典範:讀顏崑陽教授《中國詩用學》/張健

自序:我,因詩而存在!

正編

導論:用詩,是中國古代士人階層的社會文化行為模式

中國古代士人階層「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實踐情境」結構

中國古代「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類型(上):諷化

中國古代「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類型(下):通感與交接

中國古代「詩用」情境中「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

中國古代「詩用」情境中的「多重性讀者」

附編

先秦「賦詩言志」之「詩式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

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

目录

圓球體的反思視域:《中國詩用學》序/陳國球
創構當代新典範:讀顏崑陽教授《中國詩用學》/張健
自序:我,因詩而存在!
正編
導論:用詩,是中國古代士人階層的社會文化行為模式
中國古代士人階層「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實踐情境」結構
中國古代「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類型(上):諷化
中國古代「詩式社會文化行為」的類型(下):通感與交接
中國古代「詩用」情境中「比興」的「言語倫理」功能及其效用
中國古代「詩用」情境中的「多重性讀者」
附編
先秦「賦詩言志」之「詩式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
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

作者简介

顏崑陽,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兼擅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學術博及中國古典美學、文學理論、老莊思想、李商隱詩、蘇辛詞、一般詩詞學、現代文學批評等。相關論述有《莊子藝術精神析論》、《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反思批判與轉向》、《詮釋的多向視域》、《詩比興系論》、《學術突圍》等十餘種。創作以古典詩詞、現代散文、小說為主,曾獲聯合報短篇小說獎、中國時報散文獎、中興文藝獎章古典詩獎,著有《顏崑陽古典詩集》、短篇小說集《龍欣之死》、現代散文集《窺夢人》等十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