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這本書指出,中國、日本和美國等,如何在不同階段,透過經貿,影響臺灣四百多年來的歷史。書中討論的問題,包括:《隋書》〈列傳〉中的「流求」是琉球還是臺灣?明清之際漢人來臺與中國絲與日本銀間的貿易有何關連?清末臺灣與幕末日本開港的同一根源如何影響臺灣比中國大陸快速的貿易發展?馬關條約如何影響臺灣貿易對象的大轉移及兩岸財政支出的不同?仰韶文明與明治維新在臺灣的交會與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土地改革有何關係?中國、荷蘭、英國、日本、美國對臺灣的商業經營分別留下哪些影響?

目录

臺灣經貿史的跨時地、跨面向、跨領域回顧──作者序 1
第一篇 綜論
臺灣商業經營的中國傳承與蛻變──以近四十年臺灣相關研究為基礎之省察 11
評介陳紹馨著《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69
評介赤嶺守著《琉球王國》 85
第二篇 清末時期
清末臺灣與中國大陸之貿易型態比較(1860-1894) 101
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 147
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的史料價值 181
第三篇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研究之綜合評介 203
第四篇 中華民國時期
臺灣所藏中華民國經濟檔案介紹 259
索引 283

作者简介

作者林滿紅教授,專攻歷史學,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與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

1990年之後擔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08至2010年間曾任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

2015年迄今擔任中央研究院與陽明醫學大學合開人文講座課程兼任教授。

2021年轉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研究課題包括:近代中國或臺灣的口岸貿易與腹地變遷、晚清的鴉片觀與國內供應、十九世紀中國與世界的白銀牽繫、亞太商貿網絡與臺灣商人(1860-1961)、亞太歷史與條約:臺海,東海與南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