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圖表目錄
體例說明
致謝
序
Part I 里程碑
第一章「社會學想像」、「民族誌想像」、「社會學技藝」與四位一體
Part II 問與答
第二章 問者,學之始
第三章 他們為何打拼?我們為何研究?論田野理路(一)
第四章 他們為何打拼?我們為何研究?論田野理路(二)
Part III 基本議題
第五章 原創:基本議題之新解與開創
Part IV 技法
第六章 標明特徵與類型化
第七章 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
第八章 捕捉意義
Part V 認識論
第九章 建構研究對象
第十章 整體:渴望、視野與想像
Part VI 存在感
第十一章 心之所繫:存在感轉向
Part VII 四位一體
第十二章 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如何一體?
參考文獻
索引
目录
圖表目錄體例說明
致謝
序
Part I 里程碑
第一章「社會學想像」、「民族誌想像」、「社會學技藝」與四位一體
Part II 問與答
第二章 問者,學之始
第三章 他們為何打拼?我們為何研究?論田野理路(一)
第四章 他們為何打拼?我們為何研究?論田野理路(二)
Part III 基本議題
第五章 原創:基本議題之新解與開創
Part IV 技法
第六章 標明特徵與類型化
第七章 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
第八章 捕捉意義
Part V 認識論
第九章 建構研究對象
第十章 整體:渴望、視野與想像
Part VI 存在感
第十一章 心之所繫:存在感轉向
Part VII 四位一體
第十二章 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如何一體?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简介
謝國雄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2015-2021),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07-2010),《台灣社會學》主編(2005-2006)。
針對資本主義在臺灣的發展,他出版了四本專著:“Boss” Island、《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茶鄉社會誌》與《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
他也主編了兩本專書,《以身為度,如是我做》記錄了他的田野工作經驗與學生的實作成果,《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則勾勒出主要的社會學議題在台灣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