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章 試析1947年普大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
第二章 冷戰下中西史家的首次接觸:1955年萊頓漢學會議試探
第三章 社會主義學術之國際化:1955年萊比錫東亞學會議析論
第四章 國際中國社會史大論戰:以1956年中國歷史分期問題討論為中心
第五章 1950年代新中國「亞洲史」的興起:一個全球史的視角
第六章 中國史學現代腳注成立史論
第七章 中國中古史從中國走向世界
目录
導 言第一章 試析1947年普大遠東文化與社會學術會議
引 言
第一節 會議的歷史背景與社會關係網絡
第二節 中國藝術史的文化史研究
第三節 中國政治史的社會史研究
結 語
第二章 冷戰下中西史家的首次接觸:1955年萊頓漢學會議試探
引 言
第一節 周一良與楊聯陞筆下的萊頓會議
第二節 牟復禮與費正清筆下的萊頓會議
第三節 翦伯贊傳記中所見萊頓會議
結 語
第三章 社會主義學術之國際化:1955年萊比錫東亞學會議析論
引 言
第一節 社會主義東亞學之首次國際聚會
第二節 國際中國學之厚今薄古趨勢:語言、文學與歷史
結 語
第四章 國際中國社會史大論戰:以1956年中國歷史分期問題討論為中心
引 言
第一節 歐洲青年中國學家會議之由來與早期發展
第二節 中國大陸學者參與西歐青年中國學家會議及其影響
第三節 從西歐青年中國學家會議看世界中國學界的矛盾
結 語
第五章 1950年代新中國「亞洲史」的興起:一個全球史的視角
引 言
第一節 舊瓶裝新酒:「亞洲史」的興起
第二節 重新定位東方研究:在史學與政治之間糾葛的歷史書寫
結 語
第六章 中國史學現代腳注成立史論
引 言
第一節 中國現代史學腳注傳統的確立:《歷史研究》與《文史哲》
第二節 新舊史學轉型中腳注傳統之演進
結 語
第七章 中國中古史從中國走向世界
引 言
第一節 走出朝代史
第二節 走出中國史
第三節 走出陳寅恪
結 語
銘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