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在放在你面前的是一份摩梭人的民族志研究。摩梭人生活在中国西南滇、川交界的地区,人口约4万左右,分布在云南的宁蒗县及四川的盐源、盐边和木里三个县。《永宁摩梭》则主要向你介绍了有关摩梭人的制度化性联盟模式、母系制度、家户生活、宗教体系和社会性别观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导论第一章摩梭人:他们是谁?族称与族属纳西一摩梭史及纳西母系制争议概述永宁土司的民族认同第二章制度化性联盟模式(一):走访制制度化性联盟的界定摩梭人的走访制度:如何称呼?“摩梭走访制”:摩梭人制度化性联盟的主体模式走访过程:建立和解除关系的非契约性及非义务性非独占性的关系走访制的无社会等级原则择偶:限制、标准和决策第三章制度化性联盟模式(二):婚姻摩梭社会婚姻制度的历史回顾作为声望象征的婚姻婚姻的空间分布作为一种适应性选择的婚姻第四章母系制度母系亲属制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摩梭独特制度的起源家户和睦与母系思想破解“尔”的谜思衣杜:家户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斯日:继嗣群体和祭祖集团亲属组织与乱伦禁忌第五章家户生活建筑结构与居住安排的统一模式家户的组成、过继和家户的周期家户生活的管理第六章宗教体系和社会性别观摩梭宗教体系简介达巴教摩梭女性中心思想及其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变迁喇嘛教第七章家户生活中的仪式成年仪式丧葬仪式祖先崇拜第八章异居走访制、核心家庭与婚姻定义:一个跨文化的视角世界上的异居走访制印度西南部中央喀拉拉邦纳亚尔人的走访制摩梭走访制与纳亚尔走访制比较探讨核心家庭的概念探讨婚姻的定义结语附录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施传刚,云南大学历史学学士(1982),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硕士(1986)、博士(1993)。获得博±学位后曾在密西根大学(安纳波尔)、伊利诺大学(厄班纳-香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等院校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并长期与云南大学密切合作,现任教于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施传刚从1987年开始到摩梭地区从事人类学研究至今。题目涵盖家庭结构、制度化性联盟、文化性别、民族认同、民族史、民族关系、文化对人口形态的影响以及在多民族文化生态中作为少数民族生存的汉族等。论著散见于美国、法国、瑞士、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学术期刊和文集中。施传刚是迄今为止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事业奖(NSFCAREERAward)的两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之一。本书的英文原著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其新著《追寻和谐:摩梭社会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一书将于近期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