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鍾肇政一般被定位為臺灣大河小說創始者。事實上鍾肇政中短篇小說數量甚多,然一向被學術界忽略。有鑑於此,特將這一塊補足。本書專對其中、短篇小說的再研究。首先將鍾肇政中短篇小說分成五期,包括創作模仿期、少兒小說期、心景式心理期、現代主義時期、後期藝術小說期。然後利用小說的基本元素,如主題、人物、情節、心理分析、象徵、結構、敘事觀點等,逐篇評述,指出各期創作特色,評價優劣之處,完整建構鍾肇政作家論。

本書特色

將臺灣文學融入世界文學脈動

鍾肇政小說技藝的進展與分期

聯繫鍾肇政的生活與長篇小說

目录

推薦序一 補足鍾肇政文學研究拼圖

歐宗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二 給鴻鈞的一封信

陳祈伍/歷史學家、退休教授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從鍾肇政短篇創作歷程:看鍾肇政少兒小說之藝術性與客家味

第三章 〈大巖鎮〉及我所認識的李榮春

第四章 心景式心理小說:以1959-1963年為範疇

第五章 鍾肇政的現代主義實驗與小說觀:從〈大機里潭畔〉談起

第六章 意識流實驗小說研究

第七章 後期藝術與家族小說研究

第八章 鍾肇政與鄭清文短篇小說創作之比較

第九章 「高山四部」短篇小說研究

第十章 戒嚴下的青春浪漫小說

第十一章 結論

附錄A 《魯冰花》與《法蘭達斯的靈犬》的比較:談鍾肇政的創作歷程

附錄B 論鍾肇政的隱喻風格─從《八角塔下》談起:日本精神與感傷的對話

本書各章出處

後記 我只會這一個

作者简介

錢鴻鈞

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父親說的是竹東海陸腔客家話、母親說苗栗四縣腔客家話。盼望以書寫回歸祖先的故鄉,與原住民族人的臺灣魂在一起,為故鄉留下見證。預備出版《從客家人回轉竹塹社(上)、(下)》,並希望能再度與錢寶騎腳踏車環島。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博士

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現任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曾任虎尾科技大學普通物理教師、工研院電子所黃光工程師、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四任八年、臺灣文學資料館館長四年

著作

錢鴻鈞三部曲:第一部《鍾肇政大河小說論》(第一冊、第二冊)、第二部《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鍾肇政研究》、第三部《大河之下:鍾肇政中短篇小說研究》。創作《錢鴻鈞激情書》、《天堂與地獄:武陵高中成長記》、《追尋少年時:量子求生記》,編有《臺灣文學兩鍾書》、《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並與莊紫蓉合力編纂《鍾肇政全集》三十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