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内容简介

前言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武术训练,你的身体都会改变。幸运的情况下,身体会顺利被所习练的技术逐步塑造;假以时日,体能应该会稳步提升。但是,如果在长时间范围内考量武术训练,我们的身体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衰老,体能也会逐步下降。因此,训练的本质是,我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努力使我们所熟知的技术适应不断变化的骨骼和肌肉系统。
在本书中,我们尽可能广泛地从一系列武术格斗类别中展示50种技巧。我们选择了一些手部攻击(包括劈斩)、腿法、摔投技法、器械和擒拿技术,以及滚翻和倒地技术。初学武术的习练者可能会觉得本书很有趣,但它对中级和高级武术习练者最为有用。
与大多数其他武术书籍不同,本书的特征是假定读者已经熟悉本书所介绍的各种技巧。我们不教授任何武术技术;更确切地说,我们强调并讨论施展某项技术所用到的主要肌群,同时提出强化和拉伸这些肌肉的建议方法,以提高这项技术的质量。即使是像前踢这样的基本动作,根据武术流派的不同,教授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强调身体的基本结构,特别是肌肉组织和动力链,使得每种技术的基础都可以被重新讨论。
可能你会认为我们强调的某些肌肉不正确或者不完整,但至少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首要目标——让你思考每种技术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回顾你的动作——尤其是动作中使用到哪些肌肉,促使你加强训练,以完善实际驱动那些技术的力量和动作。
本书并非要描述某个技术动作所有阶段涉及的全部肌肉;相反,本书要强调的是那些关键肌肉,以及这些关键肌肉中参与协同作用的动力肌群。我们希望,这可以帮助你重新理解多种技术动作,以及如何优化这些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彩色解剖图谱的形式,详细展示了多种格斗流派的经典动作,帮你轻松定位到特定的肌肉,透视其内在的运动本质。通过回顾你的动作——尤其是动作中使用到哪些肌肉,专注提升特定技术所需的速度、力量、精准度,以完善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这本书不仅仅讲授解剖,还为你搭配专业的训练与拉伸指导,让你在打磨功夫的同时,避免反作用于自身的冲击与损伤。

作者简介

作者 诺曼·林克
习武40余年,合气道黑带七段,同时也练习柔道和居合道。他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武术课题指导教师。除了进行武术训练之外,他在生物工程和医学等领域,从眼肌刺激反应到癌症的机器人诊断,再到防弹背心在撞击瞬间的闪光X线成像,进行着广泛的研究。他拥有生物医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译者 常一川
习武20年,临床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讲师。前PMSC(私人军事安全承包商),曾受雇于多家海外企业,于中东、南亚等地区从事私人安全顾问及反恐紧急救援等业务,后由一线转入管理层,承接大型军事安保项目,专注于CQC军用格斗及战术培训。

目录

引言
武术的解剖学
运动中的力线:动力链
冲击的影响和误用的后果
高效能攻击背后的物理学
如何使用这本书 

手部攻击和截击
前手拳
后手拳
掌根击
前手-手背刺拳
手刀劈掌
前摆肘
下截击
上截击
外截击
内截击
掌根劈砖
倒立劈砖

腿法
提膝撞击
低位铲踢
前踢
正蹬
鞭腿
下劈
外摆腿
里合腿
侧踢
后踢
飞身鞭腿
后摆腿
转身低扫

摔投技法
巴投(过胸摔)
大外刈
小外刈
体落
背负投(过肩摔)
小手返(反手摔)
扫腰摔
正面掬投(米包投)
肩车

地面技
防守
袈裟固
侧骑乘式
起桥与虾行
抱单腿摔
抱双腿摔

翻滚与倒地技术
前滚翻
后滚翻
后倒
侧倒
正倒
空翻倒

武器技术
竹剑攻击
手杖刺击
丁字棍刺击
短棍攻击

附录1:武术指导-具体练习方式 
附录2:肌肉(按字母顺序排列)及其运动方式
附录3:关节肌肉运动 
词汇表
作者介绍
展示者介绍
肌群功能图